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,4 月 15 日至 18 日,河池市技工学校校长韦健率队奔赴深圳、南宁,聚焦 “一老一小” 服务、人工智能、康养产业、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,开启了一场深度产教融合探索之旅,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升级探寻新路径。
深圳取经:解码民生服务人才培养“新范式”
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,深圳在民生服务领域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备受瞩目。调研团首站抵达 “南粤家政” 国家级标杆基地,深入探究其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。该基地针对 “一老一小” 服务需求,打造 “培训 - 认证 - 就业” 全链条闭环,年均向市场输送超 2 万名专业服务人才,且实现 100% 就业转化,形成极具推广价值的民生服务人才培育生态。
在智能养老监护系统演示现场,毫米波雷达无感监测技术引发热烈讨论。该系统能在 0.5 秒内精准捕捉老人异常活动并自动预警,将科技与康养深度融合,为传统家政服务赋予智能化新内涵。基于此次考察,双方达成合作意向,计划引入 “深圳标准” 建设河池技校康养服务实训体系,预计年内建成集养老、母婴、家政服务于一体的跨区域智能实训基地,推动 “山海协作” 在职业教育领域落地生根。
南宁深耕:搭建校际校企合作“新网络”
在南宁,调研团马不停蹄走访多所职业院校和企业,在交流中碰撞出合作火花,勾勒出校际校企协同发展新蓝图。
走进广西轻工技师学院的国家级高技能实训基地,智能化数控机床模拟零部件加工、无人机快递投送等场景,“教学做一体化” 模式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环境中掌握岗位核心技能,真正实现 “毕业即上岗”。双方约定建立常态化资源共享机制,助力河池技校提升实训教学水平,向更高办学层次迈进。
与广西融智云科技的交流中,双方围绕人工智能训练、行业标准化建设及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,就 “AI + 职业教育” 展开深入研讨,计划在课程开发、实训基地共建等领域开展创新合作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专业深度融合,培养契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。
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 “模拟医院” 实训基地,VR 设备构建的沉浸式教学场景令人眼前一亮。理疗护理、养老护理等课程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实现操作标准化,30 余位兼具临床经验与教学能力的 “双师型” 教师现场指导,为康养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。双方计划建立教师定期进修机制,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。
锚定方向:擘画产教融合“新蓝图”
此次深邕之行成果丰硕,为河池市技工学校未来发展明确了三大战略方向。产业链接工程上,学校将建立 “实训基地动态升级” 机制,2025 年前重点建设低空经济无人机、康养服务、药食同源产业、中小学劳动实践等四大实训基地,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。基地共建工程中,学校将积极争取专项资金,升级打造 “课堂即车间、实训即实战” 的新型教学空间,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。人才流通工程方面,依托 “粤桂协作” 平台,实施 “双师型” 教师培育计划,选派骨干教师赴深圳跟班学习,同时引进粤港澳大湾区行业专家驻校授课,构建双向流通的人才发展新格局。
从珠江之滨到邕江之畔,这场跨越千里的调研之旅,是对先进经验的汲取,更是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探索。随着 “深圳经验” 与 “河池实践” 深度融合,校际校企资源高效整合,一幅 “产业引领、协同创新” 的职业教育新画卷正徐徐展开,为新时代产教融合注入强劲动力。
编辑:吴玉馨
图文:蓝 健
校对:林 鹭
审核:盘 珩